語音網站不是信息臺
陳建棟 2001/02/14
雖然目前語音網站提供的服務比較有限,但vxml技術的發(fā)展和互聯(lián)網的豐富資訊將為其帶來更大的發(fā)展機會。
只要撥一個電話,就可以通過語音口令上網查股票、“聽”新聞、收郵件、叫出租車……對于許多不懂電腦或由于各種原因無法使用電腦上網的人來說,這無疑是一個福音。在美國,TellmeNetworks、雅虎公司和AOL等公司都相繼推出了語音網站,國內的TOM.COM也于去年 11月底推出了“TOM及時語”語音門戶網站,語音上網開始成為互聯(lián)網的新熱點之一。
和聲訊臺不一樣
語音網站一般都采用了語音識別及合成技術,相對于傳統(tǒng)的互聯(lián)網服務來說,它所提供的服務都是以語音的形式提交的,用戶只要撥打服務商的電話號碼,通過簡單的語音口令,就可以獲得所需的網絡服務了,這對于降低上網門檻、普及互聯(lián)網應用來說確實是意義重大。因為它不僅使許多不懂電腦的人獲得網絡服務,而且可以使許多只有電話沒有電腦或者處于無法使用電腦的環(huán)境中的人也可以享受到網絡帶來的便利。
不過也有人對語音網站表示懷疑:除了采用語音識別技術以外, 語音網站與聲訊臺有什么區(qū)別?北京訊能網絡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副總監(jiān)萬華認為:和互聯(lián)網相結合是語音網站與聲訊臺的最大區(qū)別。語音網站首先是互聯(lián)網企業(yè),有豐富的資訊,并可以像互聯(lián)網一樣實現信息實時更新,進行互動傳播,實現個人定制,這些都是聲訊臺不易做到的。其實聲訊臺的內容大都是事先錄制的,而實時性與個人定制則是語音網站的發(fā)展方向。
服務亟待完善
語音識別、合成技術和文語轉換技術的發(fā)展為語音上網奠定了技術基礎,并且隨著技術的發(fā)展將使語音網站的各種服務使用起來更加簡便。不過,從目前來看,語音網站并沒有形成規(guī)模,還無法與傳統(tǒng)的互聯(lián)網服務相媲美。
但是,技術并不是阻礙語音網站發(fā)展的主要問題。據北京訊能網絡公司業(yè)務拓展部經理謝寧介紹,TOM.COM將很快在國內其他城市開通語音上網服務,從技術上來說,這沒有什么困難。事實上,目前語音網站還處于初級階段,其最大的問題是服務本身。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的語音網站,目前所能提供的服務都比較單調,僅限于郵件、新聞、股票信息、天氣等一些本地化和個人化非常強的信息。另外,受閱讀速度和電話資費等方面因素的影響,目前這些信息都經過高度的 “精簡”,與傳統(tǒng)互聯(lián)網的海量信息相比,語音網站只能提供高度個性化和本地化的服務。另外,目前語音網站的數量還相當少,在美國也就10多家,國內門戶網站則僅有TOM一家,且主要是面向北京的網絡用戶。因此,如果不完善服務,形成規(guī)模,語音網站要想真正贏得用戶的青睞還比較困難。
殊途同歸
如果僅僅從目前的服務來看,語音網站并沒有太多值得夸耀的地方。不過,萬華認為,語音門戶不會停留在目前的狀態(tài),vxml技術的發(fā)展將為語音門戶帶來更大的發(fā)展機會。vxml是針對語音互聯(lián)網提出的國際標準,它對于語音網站的意義就相當于html對于web站點; vxml建立的語音網站將可以互通互聯(lián),實現資源共享,從而極大地豐富語音網站的信息,同時又使用戶“瀏覽”語音網站更加自由和暢快。據業(yè)內人士介紹,vxml技術在今年將獲得迅速地發(fā)展,這無疑會極大地促進語音網站的發(fā)展。
不過,語音上網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其他上網方式,與多媒體信息相比,語音信息單一的表現形式也是語音網站的一大缺陷,因此語音 網站可能只適合特定的人群 --- 需要通過網絡獲取信息,又無法通過其他手段上網;語音網站提供的信息將是特定的:個性化、本地化、適合用語音來表現。
語音上網其實和PC上網、無線上網是一種殊途同歸的結果,只不過它是提供了另一種上網渠道而已,不過,這或許就是未來網絡多元化發(fā)展的一個方向。
光明日報 2001/02/14
網絡與電話技術的完美結合 -- VoiceXml 2001-02-07 |
語音門戶網革命 2000-12-04 |
中文語音技術應掌握在中國人手中 2000-11-22 |
國內語音合成技術“叫板”IBM 2000-11-07 |
什么是VAP技術? 2000-09-2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