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接百姓的勞動保障熱線
蘇州市12333勞動保障政策咨詢服務紀實
2007/09/21
“用心傾聽,真誠服務”這是蘇州12333的服務宗旨。蘇州12333勞動保障咨詢服務于2007年2月28日開通以來,截至8月底已經為近8萬公眾提供了信息咨詢服務。12333,一個實行政務公開的重要平臺,一扇開展公共服務的重要窗口,一座政府與社會公眾溝通交流的重要橋梁。
2007年五一的前夕,蘇州市12333咨詢員接到一個姓李的國營企業(yè)下崗失業(yè)工人打來的哭訴電話。他說下崗失業(yè)后,家庭經濟狀況每況愈下,一直靠打零工維持生活,還要供養(yǎng)兒子讀大學,現(xiàn)在連自己的社會保險都快要負擔不起了……咨詢員詳細了解情況后,結合相關政策,當即建議他申領《再就業(yè)優(yōu)惠證》,可以享受社會保險補貼。同時建議他參加創(chuàng)業(yè)培訓,培訓合格后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可以申請小額擔保貸款……最近,這位咨詢者再次給12333打來電話,他開心地說,創(chuàng)業(yè)培訓合格后他順利申請到了小額擔保貸款,現(xiàn)在開了一家便利店,生意不錯!
以人為本,“五心”服務
今年2月28日,蘇州12333勞動保障咨詢服務開通了。從此群眾有了知心人,任何時候撥打12333都能得到勞動保障咨詢服務。
市勞動保障部門在設計、建設、運行和服務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始終將“以人為本”的服務理念放在首要位置,每位咨詢員都要學會用心傾聽,換位思考;每位咨詢員都要講好“三種話”:群眾聽得懂的話,禮貌的話,真誠的話,讓群眾體會到12333人性化服務中所包含的真誠和真情。
12333以“讓群眾滿意”為目標,屬于勞動保障政策咨詢范圍的,要求迅速答,答得好;不屬于咨詢范圍的,要求熱情幫助。對于一時難以答復的問題,他們會記下電話、姓名和相關信息,承諾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內主動回復。
每位咨詢員都以“耐心、專心、細心、用心、真心”的“五心”服務對待每一項咨詢。處理“抱怨型”電話要穩(wěn)定情緒,不厭其煩,抓住問題核心;處理“感情宣泄型”電話要像朋友、親人一樣“娓娓到來”;處理“糾纏型”電話要有理有據,迅速果斷。
方便快捷,綠色通道
12333是勞動保障部門提供公共服務的窗口和平臺,利用電話、戶聯(lián)網、自動語音等現(xiàn)代化技術,營造一個直觀、快捷、便利的咨詢環(huán)境。
由于目前話務量大,群眾反應的問題多種多樣。12333堅持接到電話不轉接,形成勞動保障政策“一口咨詢”,勞動保障監(jiān)察事項“一口受理”的服務模式。對于監(jiān)察的舉報受理,蘇州12333咨詢服務系統(tǒng)直接和勞動監(jiān)察系統(tǒng)聯(lián)動。遇到群眾舉報,無論使用網上舉報功能還是利用電話舉報,都會在前臺直接受理,由后臺預處理系統(tǒng)轉到職能部門處理,并及時向舉報者反饋信息。
為了將咨詢工作更貼近群眾,分流咨詢工作量,蘇州市12333在建設好市級12333的同時,將服務逐步向縣級市延伸。目前,下屬縣級市太倉、昆山已開通了12333勞動保障政策咨詢,常熟市12333處于籌備階段。
12333通過電話線和互聯(lián)網溝通、協(xié)調,耐心傾聽群眾呼聲,積極反應群眾訴求,努力為群眾辦實事、解難事、做好事,形成了一條“綠色通道”。
溝通橋梁,構建和諧
順暢傳遞民意是12333服務功能的重要延伸。群眾維權意識也在逐步增強,但是有些人對政策的理解比較偏頗,容易造成誤解,F(xiàn)在群眾許多問題可以通過12333勞動保障咨詢服務就能得到解答或基本解決。而且這種“點對點”的咨詢服務方式,針對性強,為民意的順暢表達提供了橋梁。
市民朱先生退休后檔案移交社區(qū)實行社會化管理,符合蘇州2007年度企業(yè)退休人員免費健康體檢的要求。然而幾個月過去了,朱先生一直沒有收到體檢的通知書,內心很是著急。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幾次去社區(qū)查問,都沒有得到確切的回答。于是他撥打了12333,抱怨道:“政府是不是把我忘了,明明說好免費體檢的,怎么到現(xiàn)在卻一點音訊也沒有!弊稍儐T首先讓朱先生不要著急,然后與有關部門取得聯(lián)系,原來朱先生的體檢通知單早已發(fā)出,只是由于他搬家,聯(lián)絡信息沒有及時更改,導致通知單無法準確送達。咨詢員了解原委后主動回復朱先生可以去社區(qū)重新拿通知單了,同時要重新登記信息。朱先生在電話中再三感謝:“是咨詢員周到的服務幫我解決了困難,讓我少跑了不少冤枉路,你們咨詢員真是充滿了熱心和愛心,謝謝你們!
12333就勞動保障政策執(zhí)行情況、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等開展電話調查和回訪,收集整理了大量而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為領導決策、政策制訂提供了依據,成為一支反應靈敏的社情民意“晴雨表”。
蘇州新聞網
相關鏈接: